凡人的教育都有三種:安身立命的教育,糊口養身的教育,普通常識教育:
安身立命的教育,就是人生觀教育,也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,又稱精神教育或通識教育,是內聖外王的教育,是人生最上層教育,是自幼兒到大學畢業全程的教育。人若没有這種教育,就没有自主的能力,生活如浮萍,生命無目的,與禽獸同生,與草木同腐.
糊口養生的教育,是賺錢的技藝教育,是下層教育,也就是現在全世界一般通行的技藝教育,培養人人都有一技之長,是大學階段的教育。
普通常識教育,就是現代人類日常生活必須具備的知識,如一般物理的認知和運用,人類之間的歷史和地理等等, 尤以歷史地理為重要,是高中(含)以下的教育。
第二第三兩種教育,現在全世界都行之有年,不必多說,本文著重在第一種精神教育:
道德精神教育,始於各民族之原始宗教。外國人都是宗教,中國人則是儒家思想(儒家思想的根源就是中國人的原始宗教)。宗教只能用來個人修身,不小心還有副作用,產生邪教。儒家思想則不然,它是中國人的原始宗教昇華而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,而且一直都在學校中教的,他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,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天極,中國幾千年來的立國之道,故他非旦能修身,還能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可惜,因為教育方法的不洽當,教材選擇的不正確,不能普遍地培養出人格高尚和堅定信仰的人才,以至政權一經衰弱或變更,上層知識份子便無所依據,下層一般群眾更無所是從,以至儒家思想的興衰和政治的興衰並行,不能像猶太人那樣,就算沒有國家,他們的信仰仍然不變。
如何選擇教材?當今世界知識暴增,工商忙碌,欲在有限時間讀完古時那麼多書,勢必不可能,必須精選必要之書,使能專精研讀,有效力行,進而建立信仰。以愚之見只要讀「 四書」和「 孔子孝經」就夠了。 讀中國書有一個順序,宋朝「 三字經」作者王應麟說:四書熟,孝經通,如五經,始可讀,經既明,方讀子,選五種,修文質,有老莊,有荀陽 ,文中子,經子通,讀諸史。所以四書和孝經,是儒家思想的根本,也是儒家思想的精華,足以統攝儒家思想全部精神。僅讀這兩本書,便足以建立完美的人生信仰,其他五經、各有專域,只在你的職業需要方面再去研讀就可以了,如學文學的你可再去研讀詩經;學政治的你可再去研讀書經;學法律的,你可以再去研讀禮記;學歷史的,你可以再去研春秋等等。故我以為,這兩本書是根本,其他五經都是枝末。為使便於研讀,我將此二書集為一書,命名為「 人之經」,因為那是全人類都應研讀奉行之經書,也可稱之為「 世界聖經」。
如何教法?教有三種路線:自我教育,民間教育、學校教育:
自我教育就是自修。我個人就是一個最好做例子。我21歲無意之間接觸「 四書」和「 孔子孝經」,其時只有初中畢業的程度,且在軍中業餘自修,因為是文白對照的讀本,也就可以讀懂了。30歲時將兩本書完全背誦,但並未察覺有何偉大,及至移民美國,進入教會接觸聖經,相較之下,乃恍然大悟,儒家思想才是天下唯一至高無尚,真實而有用的真理。為使信仰不污,乃遍覽中外思想和歷史以堅定之,成為我一生的至寶,我今天敢說 : 在學術思想上我獨尊儒家,禮貌上我多元文化;而且我之所以能有這一點點成就,基礎就在於背誦。
民間教育就是私人興學。私人興學,想必有相當的財力或權力,但對於教材的選擇和教授的方法不可不慎,以免誤人子弟。當今天下欲教出從善如流和頂天立地的人才,非儒家思想莫屬,但儒家思想又有正統和偏支之別,不可不慎:孟子是正統,荀子是偏支,朱熹是正統王陽明是扁支,孫中山是正統,大陸地區以外的胡適門是偏支(他們對於儒家思想 論述時總加但書?他們總是把儒家思想去比附西方的自由、平等、民主、人權 ) 。民間教育的教材,還是以「 四書」和「 孔子孝經」為上選。致於教育的方法,有下列幾點應當注意: (1)必須從背誦着手。這兩本書,言簡意賅,字字珠璣,句句緘言,最有背誦的價值。能背誦才能深入;能背誦就已獲得第一步的成就感,有成就感才容易提高研讀的興趣 ; 能背誦才能默而識之,才能以經解經、才易融匯貫通。(2)教者必須認清,這五本書:大學中庸和孝經是根本,論語孟子是枝末(現在一般人好像只知道論語孟子似的,很少很少提到前者---本體 ) ,後者是用來進一步闡明和強固前者的,故教讀的順序是:大學、中庸、孝經、論語、孟子。(3}儒家思想是經學、是道學,也是西方人所謂的神學,能事應全人類的任何情況,沒有時空的限制,是人類的最上層思想,故它可行於中國也可行於全世界,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知識。(4)不能獨尊儒家思想,不能成為信仰,就是教得不對,或是書沒讀通,故習儒之人,在學術思想上,獨尊儒家,在禮貌上,多元文化。(5)要諄諄告戒學生:讀經就是要修身,修身就是要努力行善,就是要改掉我們不好的德性,小節就是參照弟子規,大節就是要立身行道,修己治人.捷徑就是從孝道開始(6)級別的區分和採用,可參照後面學校教育。
學校教育是由政治力量來推行。任何道德思想,只有政治力量才能普遍推行,產生廣大的效果。宗教思想不能放在學校教育,因為它總免不了有那麼一點迷信,儒家思想則不然,因為它是完全的真理,而且幾千年都是在學校教的,正因為這樣才造成中國「 禮義之邦」的美譽。學校教育,就在現行教育體系中列入各級教育即可 : 一年級教「 二十四孝」。老師只是講故事即可。不要以為它不合情理 , 其實不然,奇情怪異,正可引起小朋友興趣,啟發小朋友思考;主要在於啟蒙小朋友孝親思想。二年級讀三字經。只求背誦,不求瞭解。三年級讀弟子規。只求背誦,不求瞭解。四年級讀「 大學」。只求背誦,不求瞭解。五年級讀「 中庸」,只求背誦,不求瞭解。六年級讀「 孔子孝經」。只求背誦,不求瞭解。初中三年中讀「 論語」。開始學習瞭解,並回頭瞭解「大學」、「 中庸」和「 孔子孝經」。高中三年讀「 孟子」。完全瞭解。並回頭瞭解「 大學」、「 中庸」、「 孔子孝經」和「論語」。大學前三年,將上述五書融滙貫通。其方法是,由專家學者,列出五十大綱,在教授指導下,共同討論,以經解經,使之左右逢源,而一以貫之。大學第四年以抽方式,各選一題為畢業論文,六十分為及格,八十分以上者,頒給準哲學家証書以資獎勵。
現在全世界的教育都只是技藝教育,就是賺錢養生的教育。對於精神信仰的教育完全沒有,中國人原有的倫理道德讀經教育,也被盲目地拋棄。外國人講政教分離,將宗教排斥於學校之外,還有幾分道理,因為它那一 點迷信便通不過科學的檢驗;中國人將儒家思想也排斥於學校之外,便是不通,便是那些學究沒有把書讀通,對儒家思想沒信仰,才會跟着人家跑。儒家思想是人類至中、至正、至高、至大的人文思想,是人類無可質疑的真理。其他一切思想,不是異端就是小道:道家的無為而治,和世俗文化的自由、平等、民主、人權,是異端,其他一切宗教都是小道。所以任何一個:個人、團體、或國家,把它展開教育、行之出來,一定能收預期的效果,無與倫比,無容置疑。
儒家思想信奉者 曾堂明 04/21/18
Comments